RIT 簡介

RIT(台灣IFPI)組織簡介

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Recording Industry Foundation in Taiwan),簡稱RIT,是台灣唱片業的代表機構,同時也是國際唱片業協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簡稱IFPI)的成員之一

 
沿革

1986年2月,國內唱片界、政府有關部門人員及傳播界等二百多人在環亞大飯店舉行了一次聯誼性酒會,IFPI亞洲總裁簡能(Nicholas Garnett)先生也參與此會議。此次會議主題在於交換有聲出版品之著作權保護諸多事項,而在台灣成立IFPI分會的構想,也在此次聚會中萌芽。

會議結束後,國內11家已加入國際IFPI為會員之唱片公司,開始為IFPI台灣分會催生。這11家唱片公司,囊括了國內所有正版合法且具規模之唱片公司,包括:福茂唱片公司、飛羚唱片有限公司、新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喜瑪拉雅有限公司、飛碟企業有限公司、綜一股份有限公司、齊飛實業有限公司、上揚有聲出版有限公司、歌林股份有限公司、寶麗金唱片公司、滾石有聲出版有限公司。

同年5月5日,這11家唱片公司成立了籌備處,以「財團法人」方式成立IFPI在台分會,公推福茂唱片公司董事長張人鳳先生為本會第一任董事長,當天召開本會第一屆第一次董監事會議,並通過了本會組織章程,正式定名為「財團法人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IFPI Members Foundation in Taiwan)」,隨即緊鑼密鼓的進行籌組本會工作。IFPI亞洲總裁簡能先生及饒銳強(JC Giouw)先生皆親臨會議。

經過本會張董事長人鳳先生及執行長李瑞斌先生兩個多月之奔波忙碌,終於在同年7月1日,經由行政院新聞局核准,並在台北地方法院完成法人登記,「財團法人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正式宣告成立,並積極展開提升唱片產業之各項工作。

2008年11月,為深植台灣有聲出版產業並廣納本地唱片業者,本會更名為「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Recording Industry Foundation in Taiwan)」,本會更名後,仍為國際IFPI在台代表,所屬各唱片公司仍多為國際IFPI之國際會員,同時,本會原設立之宗旨及工作方針,諸如保護錄音著作權、協助本國與國際唱片業者之交流及合作等,仍維持不變。因此,本會在有聲出版業,不但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於發展健全的唱片產業環境,一直努力不懈,所努力的成果,有目共睹。

 
宗旨

本會設立之宗旨,在協助本國唱片業輸出音樂創作及引進國際音樂創作,以達成國際音樂文化交流,並提高本國音樂錄製水準,保護著作之錄製及發行。除此之外,本會更負有一項任務,亦即藉由本會與國際上其他國家之唱片業者之來往,提昇我國國際上之地位及形象,以音樂文化之交流,積極從事國民外交之工作。

由於國內的仿冒與盜錄,多年來一直引人詬病,本會設立了反盜錄執行小組,積極展開反盜錄反仿冒之取締工作,工作人員傾全力掃除不法盜錄份子以維護著作權,並抱持「加強取締,絕不和解」的信念,鍥而不捨的努力。自本會成立迄今,已先後破獲全省各地多處地下盜錄工廠、中盤經銷商及門市,近年來更將查緝重點放在網路及數位音樂等各項新型態之著作權侵權行為,務使違法盜錄消失殆盡,為重建有聲出版業之秩序而奮鬥。

在從事取締盜錄之同時,本會亦積極展開為有聲出版界服務之工作。舉凡國外著作權知識之引介,國際間音樂製作技術之引進,國際間各音樂團體之交流,及國際間各著作權組織制度之引進等,皆為本會服務之項目,

此外,本會亦希冀能在國內扮演一個「改革者」的角色,因應知識進步與社會環境變遷之需要,隨時督促政府從事於著作權保護及相關制度建立之工作。更希冀能成為民間與政府之橋樑,進行溝通與合作之工作。

 

工作項目
  1. 在國際間推廣及保護音樂創作之錄製及發行。
  2. 促進國內外業界聯繫合作,技術交流。
  3. 推動唱片產業相關著作權的維權工作
  4. 與國外唱片業者間之聯繫通訊與技術交流。
  5. 與本會主管機關及有關單位之聯繫。

 

RIT weblogo01

© 2018

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

Recording Industry Foundation in Taiwan

RIT

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

A 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83號3樓
3F. No. 83, Sec. 4, Bade Rd., Sungshan Chiu Taipei

T (02)2718-8818

F (02)2742-0621

檢舉專線

T 0800-036-168

F 0800-02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