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T 大事紀
2017 |
重大侵權案件 |
兔兔音樂台案件摘要 本會首件利用YouTube平台進行音樂直播案件「兔兔音樂台」,經本會上網長期蒐證後,於2017年6月間配合台北市松山分局偵辦此直播網路音樂電台。 經提告後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於2017年11月間做出緩起訴處分,緩起訴期間一年,併向國庫支付新台幣5萬元整。 |
2017 |
國際交流 |
兩岸版權認證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CPCC)於 12月5日來訪T,本會邀約TIPA 各單位共同出席,討論兩岸版權認證相關事宜。本次參訪團包括CPCC著作權登記部張副主任、汪審查員、音樂事業部蓋小姐,以及中華版權代理總公司李副總經理等。 |
2017 |
產業交流 |
投融資專案 文化部正推動文創融資案,對於影視音產業「無形文創資產」提供融資貸款,本會除了推薦講師就音樂產業「資金運用」及「獲利模式」對進行授課說明,並請唱片公司積極參與瞭解資金融資之相關訊息。 |
2017 |
國際交流 |
大陸線上音樂授權 大陸國版局於9月13日邀及大陸台港澳及日韓相關唱片業者就大陸線上音樂獨家授權事宜召開會議,透過 ifpi 北京辦公室轉知各唱片公司,要求網路服務商及唱片公司自 2017 年 12 月起每季度末提報音樂授權資料,並要求提供網路版權聯絡人通訊資料。 |
2016 |
國際合作 |
海峽兩岸著作權會議 第三屆海峽兩岸著作權登記及數位版權保護研討會 暨 首屆兩岸影音行業著作權交流會,由中國版權保護中心(CPCC)主辦,TACP協辦,12月12日於本會會議室舉行交流會。 |
2016 |
國際合作 |
J-Music LAB 協助RIAJ日本唱片協會(IFPI日本姊妹協會)在台舉辦日本音樂推廣活動(J-Music LAB),高解析音樂試聽會、歡迎餐會,包括RIAJ、JVCKenwood Victor、King Records、Universal Music、Sony Music、Warner Music Japan 、Label Gate、PROMIC等日方代表進行簡報,台灣廠商代表約50人參加。並於1月16、17日於華山Legacy舉辦演唱會。 |
2016 |
產業交流 |
天健音樂會 臺北演藝經紀文化交流協會為追思資深音樂人劉天建,辦理「天健音樂會」,本會為協辦單位,活動於4月4日在Legacy舉行,由袁惟仁主持串場,李宗盛、王力宏、哈林、趙傳、動力火車等出席演唱。 |
2016 |
維權行動 |
網路境外侵權管制 本會聯合其他著作權團體拜會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及文化部等政府相關部門並透過向美國商會與歐洲商會盟向政府建言,強力爭取網路邊境管制立法以及釐清違法OTT(over-the top)影音串流服務之法源依據與救濟途徑,防止國外侵權盜版網站內容入侵台灣並保護合法OTT業者權益。 |
2016 |
維權行動 |
IWL 計劃執行 智慧財產局12月14日 邀請廣告業者及權利人團體,召開「避免廣告投置於侵權網站以阻斷金流之意見交流會」,簡稱IWL 計劃,目的在阻斷侵權網站的廣告金流,並進行權利人整合,本會參與之組織TIPA 與 TAAA台北市廣告商業代理同業公會2017年9月簽訂MOU,並於2017年9月11日函送第一批侵權名單。 |
2016 |
維權行動 |
著作權保護平台 文化部成立著作權保護平台並指定NCC及IPO 召集台灣智慧財產權聯盟(TIPA)、台灣線上影視產業協會(OTT協會)與衛星廣播電視公會(STBA)三個單位聯合組成,TIPA 由本會擔任窗口,平台首波鎖定解決目標為OTT侵權的問題。 |
2015 |
國際合作 |
IFPI亞洲區執行長會議 本會爭取再次協辦IFPI 亞洲區執行長會議,並於6月26、27日於台北舉行。除亞洲區執行長會議外,RIT邀請IFPI國際總會執行長Frances Moore參與金曲論壇及相關活動並拜會政府部門,並邀請各國CEO參與金曲系列活動。 |
2015 |
維權行動 |
網路侵權行為與態度的調查研究 本會與台灣電影MPA共同與歐盟台灣辦事處及AIT於9月21日舉辦保護網路智慧財產權研討會,邀請英國智慧財產局官員分享英國執行網路邊境管制措施之經驗,並報告「網路侵權行為與態度的調查研究」調查結果。 |
2015 |
國際合作 |
New Music Friday IFPI 國際總會於年7月開始實施「週五首發行日」計畫,本會所屬唱片公司已將大部分產品訂於周五發行。 排行榜部分:佳佳唱片行、光南大批發、玫瑰大眾、五大、博客來、Omusic、myMusic KKBOX 皆已訂於週五更新發布。 |
2015 |
維權行動 |
Kapow 系統啟用 本會引用IFPI倫敦所建立的侵權聯結自動搜尋系統「Kapow」,經由IFPI 亞洲總會協助,透過系統發送「C & D 通知即取下」,藉以有效蒐尋及處理網路侵權案件。 |
2015 |
維權行動 |
大陸劍網行動 大陸國家版權局展開第十一次打擊網路侵權盜版,簡稱“劍網2015”專項行動。要求網路音樂服務商停止傳播未經授權的音樂內容,2015 年7 月31 日前必須將所有未經授權的內容下架。 因台灣音樂長期遭受大陸侵權網站之侵害,且台灣無法有效遏止境外侵權,故劍網行動影響台灣數位音樂產業至巨。 |
2015 |
國際交流 |
參與兩岸著作權論壇 第八屆海峽兩岸「著作權論壇暨版權工作小組會議」於2015/7/21~/24在台灣舉辦。大陸由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率團,就「數位時代下文創產業之發展與著作權保護」進行專題探討。本會及所屬會員公司皆參與本次會議。 |
2015 |
行政作業 |
遷址 RIT 與 ARCO 於2015 年11月遷址至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四段83號3樓。 |
2014 |
產業交流 |
協辦金曲獎 金曲獎系列活動自2014年起連續數年(~2019),由台視公司承辦,本會為協辦單位,活動內容包括:商展交易媒合中心、金曲論壇、金曲音樂工作坊、金曲音樂講堂、金曲創投座談、金曲前進校園、金曲入圍記者會及金曲獎頒獎晚會等,並邀請國外買家來參與。 |
2014 |
維權行動 |
境外網站 C & D 本會與IFPI亞洲總會簽定MOU,授權代發「境外侵權網站C&D (通知取下)」並定期提供亞洲總會最新發行曲目以進行境外維權。 |
2013 |
維權行動 |
網路邊境管制行動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於5月21日召開記者會,說明將推動打擊網路侵權新措施,封鎖境外重大侵權網站。台北市議員戴錫欽質詢時要求台北市政府封鎖侵權網站,唯網友對此全面串聯提出強烈抗議。 本會拜訪經濟部高層,說明產業立場並表達支持經濟部智慧財產權修法。後續並由本會、電影MPA及TACP共同合作促請AIT於11月20日舉辦「網路著作權保護的迫切課題」研討會,邀請智慧局以及音樂、電影、圖書各產業代表共同參與,並由美國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lliance (IIPA)副總裁 Michael Schelessinger發表專題簡報,表達網路邊境管制之修法意見。 |
2013 |
產業交流 |
北部流行音樂推動委員會 本會董事長與執行長於8月7日拜會台北市文化局劉維公局長,針對「北部流行音樂中心諮詢委員會」改組,另成立「台北市流行音樂產業推動委員會」相關事宜交換意見。 |
2013 |
國際交流 |
海峽兩岸著作權論壇 「海峽兩岸著作權論壇」於10月14日至19日在台召開,大陸代表團「中國版權協會」本次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及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以該協會理事長名義率團來台。 本會於10月18日下午 4:00~6:00安排業者交流會,由RIT及ARCO董監事與該協會進行交流,本會並提出多項建議。 |
2012 |
維權行動 |
侵權網路音樂台後續處理 因網路音樂台興起,其音樂播放使用之權利義務尚未得到應有重視。本會董事會決議, 同意由ARCO統一處理網路同步播送之授權事宜。本會所屬唱片公司不再提供侵權電台各類宣傳素材或檔案,亦不得為任何明示或默示同意宣傳。 |
2011 |
國際合作 |
協辦HKAMF 香港亞洲流行音樂節 HKAMF(HK Asian Pop Music Festival) 自2011年起於香港舉辦, 該活動係為國際唱片業協會香港會 (香港IFPI)主辦,本會為協辦單位,並自2011年起逐年協助台灣藝人聯繫及參賽。 |
2011 |
行政作業 |
主管單位由新聞局改為文化部 立法院於6月14日三讀通過「文化部及其附屬單位組織法」,2012年新聞局將併入文化部,文化部成立後,本會主管單位由新聞局改為為「影視及流行音樂發展司」及「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
2011 |
國際交流 |
兩岸著作權論壇 本年度兩岸著作權論壇於8月23日於台北舉行,本次論壇討論主軸為(1)大陸出版認證;(2)兩岸集管團體交流;(3)維權合作交流。 本會及所屬唱片公司皆參與論壇。 |
2010 |
維權行動 |
爭取大陸版權認證 爭取赴大陸出版唱片不必再經由香港認證,直接在台灣本地認證,2010年透過兩岸協議指定台灣著作權保護協會(TACP)擔任大陸出版影音製品版權認證單一窗口。 RIT成為TACP音樂委員會召集人,負責大陸出版品認證業務。 |
2009 |
產業交流 |
讓愛轉動整個宇宙 921地震屆滿十周年,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點燈文化協會、雲門舞集共同主辦「Loving- 921地震十周年愛的行動」,本會協辦並安排歌手參與主題曲「讓愛轉動整個宇宙」配唱及記者會、演唱會等活動。6月8日舉辦記者會發表主題曲「讓愛轉動整個宇宙」MV,自7月4日起每週六於南投埔里紙教堂舉辦小型演唱會,9月20日舉辦921十周年紀念演唱會。 |
2009 |
重大侵權案件 |
NOW.in 案件摘要 Now.in網站(http://now.in/) 2009年底成立,為第一個網路直播電台。 2012年3月2日同步搜索台中及金門兩處,Now.in網站關站。 2012年5月10日本會與被告簽訂協議書。 2013年5月6日金門地檢署做出緩起訴處分,本件結案。 |
2009 |
維權行動 |
推動ISP責任立法 推動ISP責任立法,並於2009年5月修法通過,建立notice & take down機制,ISP接獲權利人通知,即移除侵權內容。並增訂使用者涉有侵權情事達3次時,將終止全部或部分之服務,此即所謂「三振條款」。 |
2008 |
宣導活動 |
「Young People, Music & the Internet」電腦及網路使用的安全守則 IFPI國際總會、國際兒童組織Childnet、Pro-Music合作編印「Young People, Music & the Internet」宣導手冊,並於4月30日發表,針對老師、家長及青少年提出電腦及網路使用的安全守則,以及網路音樂之相關問題的說明。本會將中文版本以電子郵件提供各中小學外,並置於本會網站以供參閱。 |
2008 |
產業交流 |
推動數位音樂發展交流 為因應音樂產業數位化,本會成為唱片公司與各類數位業者之交流管道及平台,而後並協助唱片公司與各大電信公司、網路平台接洽與聯繫,並提供產業相關訊息。 |
2008 |
產業交流 |
爭取產業權益 本會及LINFAIR、SONYBMG、EMI等公司代表於6月19日前往新聞局拜會新任局長史亞平小姐,說明唱片產業現況並反映相關問題,例如爭取開放大陸藝人來台之法規鬆綁、與教育部協商改善TAnet之P2P侵權等,獲得史局長正面回應,於2008年底前開放大陸歌手來台舉辦演唱會,以及放寬相關規定。 |
2008 |
行政作業 |
更名RIT 本會於10月底完成更改名稱所有法定程序,並於11月正式改名為「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英文名稱「Recording Industry Foundation in Taiwan」,英文名稱之簡寫為「RIT」。 |
2007 |
重大侵權案件 |
FOXY案件摘要 FOXY為P2P類型網站,於2007年開始免費招收會員,藉廣告牟利,每日同時使用FOXY之使用者約有四十萬人,下載交換內容多為音樂、電影…等未授權檔案。除了嚴重侵害著作權外,並成為電腦病毒之溫床,甚至對資訊安全造成極大危害,例如:國防、警政及個人等機密資料外洩。 本會於2007年2月對FOXY提出刑事告訴,板橋地檢署於2009年4月偵結起訴。板橋地方法院於2010年3月19日一審宣判:FOXY負責人因違反著作權法皆被判侵權有罪,判處一年六個月有期徒刑。2010年底FOXY主網站關閉。 |
2007 |
維權行動 |
校園學術網路TANet管理 學生為P2P最大使用族群,並透過TANet進行侵權歌曲交換下載。本會定期通知教育部TANet使用者侵權調查狀況,並由校方處理後續防止侵權措施。教育部頒布校園智財權管理規則,各級學校對侵權學生依校規處理。2008年11月教育部明訂TANet禁用P2P。 |
2007 |
維權行動 |
推動P2P立法管理 RIT積極爭取增訂著作權法P2P條款,並提供取締違法P2P平台的法律基礎, 2007年6月完成三讀立法,確定未經授權經營P2P交換歌曲明確違法。 |
2006 |
維權行動 |
配合專責警力打擊盜版 本會配合保智大隊及其他檢調單位積極執行反盜版業務。本年度保智大隊大規模掃蕩全省夜市,夜市盜版實體物販賣案件下降,但網路侵權音樂案件倍增、部落格存放侵權音樂擴大,尤其案件主嫌以學生、年齡層平均在20歲左右居多,本會依侵權情形嚴重(新歌及歌曲數量)先行處理、P2P案件按搜證情形順序處理。針對 EzPeer 及 Kuro 等重大案件則以專案特別處理。 |
2005 |
維權行動 |
參與自律協會 「出版品級錄影帶節目帶分及辦法」開始施行,唱片業須把專輯分為「普遍」及「限制」兩級,違反者將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58條處以新台幣10萬以上50萬以下罰鍰,並得勒令停業一個月以上,一年以下的處分。甫成立的「中華出版倫理自律協會召開成立大會」在「出版品分級」出現爭議時扮演仲裁的角色。本會亦加入中華出版自律協會以協助有聲出版品之分級審查。 |
2005 |
宣導活動 |
大成報每週專欄 為宣導著作權觀念及提升唱片產業高度,本會李瑞斌執行長與大成報合作,每週推出專欄文章,包括:讓音樂自由呼吸吧、也是兩岸三通、EzPeer有罪、付錢的有罪 收錢的無罪、去過演唱會嗎法官大人、台灣加油院長加油、P2P問題還真多、音樂界的表演場地問題、養蚊子不如養音樂、唱片業是夕陽工業嗎…等。 |
2004 |
宣導活動 |
反盜版宣導影片及海報-受害人篇 為「宣導未經授權交換音樂檔案有罪」本會於2月26日至3月25日於YahooKimo與Pchome刊登網路廣告。廣告內容以身在監獄中的罪犯、業者與消費者三方間的對話,表現出各方所作之行為便如同犯罪者一般嚴重,同時藉由業者與消費者的對話,明顯點出業者不道德之營利行為與消費者貪小便宜之心態。 |
2004 |
維權行動 |
TACP台灣著作權保護協會 為保護國內著作權發展, 並加強國人對保護著作權的認知, 本會與其他著作權保護團體, 共同籌組並參與 TACP台灣著作權保護協會。 TACP 在「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下為兩岸官方所指定的唯一辦理台商著作權的認證單位。 |
2003 |
維權行動 |
推動設置打擊盜版專責警力 2003年1月1日保護智慧財產權警察大隊正式掛牌成立,由保二總隊下常設保護智財權專責警力,編制220名警力。 |
2003 |
維權行動 |
推動光碟盜版納入公訴罪 2003年修正著作權法將重製散佈盜版光碟列為公訴罪。 |
2003 |
維權行動 |
TIPA 台灣智慧財產權聯盟 為聯合處理反盜版等相關著作權推展業務,由本會、BSA台灣商業軟體聯盟、MPA財團法人電影及錄影保護基金會、IPAPA中華民國資訊體協會等共同組成 TIPA 台灣智慧財產權聯盟。 |
2003 |
重大侵權案件 |
KURO案件摘要 KURO 是P2P類型網站,2000年7月開站,2001年8月開始收費。擁有40萬會員,提供50萬首mp3歌曲,月費NT$99,但歌曲皆未經權利人授權。 本會於2003年8月對KURO提出刑事告訴。2005年9月9日,台北地方法院判處Kuro有罪,併科罰金新台幣三百萬元,三名負責人分處二至三年有期徒刑,併科罰金新台幣三百萬元,Kuro使用者處有期徒刑四月,緩刑三年。 2006年9月KURO與唱片業達成和解,KURO停止侵權業務。 |
2002 |
重大侵權案件 |
EZPEER案件摘要 EZPEER 是P2P類型網站,2000年6月開站,2001年10月開始收費。擁有30萬會員,提供30萬首mp3歌曲,歌曲皆未經權利人授權,月費NT$100。 本會於2002年7月對EZPEER提出刑事告訴。2005年6月30日士林地方法院判決EZPEER無罪。2006年6月EZPEER與唱片業達成和解,並獲唱片公司授權,推出合法數位音樂服務EZPEER+。 2011年8月智慧財產法院刑事有罪判決確定,負責人擅自以重製之方法侵害他人之著作財產權為常業,處有期徒刑壹年貳月,減為有期徒刑柒月。緩刑參年。 |
2002 |
宣導活動 |
台灣盜版唱片告別式 2002年2月舉辦「台灣盜版唱片告別式」記者會,由十多位歌手親自上台簡報唱片市場現況,並提出將走上街頭爭取生存的訴求。 |
2002 |
宣導活動 |
404反盜版大遊行 2002年4月4日舉辦404舉辦反盜版大遊行,在近200名歌手帶領下,大約六千位音樂產業從業人員從中正紀念堂走到總統府,抗議盜版猖獗侵蝕生機。 四大訴求: 設置打擊盜版專責警力 修正著作權法將盜版光碟納入公訴罪範圍 確實執行光碟管理條例 盡速完成網路立法 行政院游錫堃院長親臨現場並承諾:建立專責警力、嚴格執行光碟管理條、修正著作權法以擴大公訴罪範圍加重盜版犯罪刑責為台灣唱片業歷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遊行活動。 |
2002 |
國際合作 |
全球唱片高峰會 2002年10月 舉辦「全球唱片高峰會議」,國際五大唱片集團總裁及IFPI國際總裁、美國RIAA、日本RIAJ等20多個國家的音樂產業代表皆來台出席會議。 |
2002 |
行政作業 |
擴大著作權保護範圍 針對台灣加入WTO後,原不受台灣著作權法保護之著作(例如:日本產品)開始依法處理。 |
2002 |
產業交流 |
消費者市場研究 本會委請觀點公司完成「台灣音樂市場消費實態及音樂取得方式行為研究」 研究目的是藉由消費者在音樂產品消費實態瞭解其需求與購買動機,除提供唱片正版業者更明確的市場需求外, 也更進一步瞭解消費者在音樂或音樂相關資訊取得方式與管道上是否有所改變, 以及其自身如何滿足在音樂上的需求. 甚至瞭解消費者對目前市場的主要通路(如唱片行)的整體評價與期望 |
2002 |
行政作業 |
遷址 RIT與ARCO 於2003.01.13 搬離位於東興路之辦公室,並共同遷移至台北市105松山區八德路四段八十五號四樓。 |
2001 |
重大侵權案件 |
成大事件摘要 2001年4月11日台南地檢署搜索國立成功大學學生宿舍,查扣十四台主機架設FTP網站散布音樂檔案,內含近18000首MP3歌曲,尚包括其他視聽檔案或電影、電腦軟體、遊戲軟體5月23日RIT(台灣IFPI)具狀控告架設FTP網站之涉案者RIT(台灣IFPI)、台灣BSA與台灣MPA等權利人代表8月17日接受教育部三項承諾 ﹙1﹚涉案學生登報道歉 ﹙2﹚學校依校規處分涉案學生 ﹙3﹚儘速制定校園網路使用規範 RIT(台灣IFPI)撤回告訴,地檢署裁定不起訴,本案終結。但喚醒大眾對網路著作權的重視。 校園網路使用規範於2001年12月26日經教育部簽准公告施行 |
2001 |
維權行動 |
光碟管理條例 本會積極爭取光碟管理條例賦予主管機關管理光碟工廠製造及輸出入光碟產品之法源依據,並於2001年完成立法11月公告施行。 |
2001 |
宣導活動 |
政府部門反盜版訓練課程 為提升政府部門執法人員對保護著作權之認知,2001、2002間,本會對政府部門提供之有關反盜版的訓練課程總計有1600人次參加,包括: 檢察官及法官:670人次 警察:650人次 海關官員:200人次 其他﹙學生或教育機構﹚:80人次 |
2000 |
宣導活動 |
大成報校園巨星 2000年與大成報合作「校園巨星」演唱會系列活動進行校園反盜錄推廣宣傳,透過藝人與歌迷的互動,宣導「不要跟盜版商成為共犯」。更請歌手拜訪母校,呼籲學校及政府重視MP3和盜版的問題。 |
2000 |
維權行動 |
向總統申訴-盜版危害唱片產業 8月31日本會率同六大唱片公司晉見陳水扁總統陳訴受盜版嚴重侵害之苦,經陳總統當場指示警政署加強取締,並要求警政署王署長全力向盜版宣戰後,警政署隨即在9月1日起展開全國性反盜版行動。 IFPI並召集旗下藝人集體拜會警政署王署長表達致謝及加油打氣,讓反盜版成為全民運動,為唱片業爭取合法生存空間。 |
2000 |
維權行動 |
推動設置打擊盜版專責警力 2000年建議經濟部推展反盜錄「K計劃」,調派保安警察第二大隊為智慧財產權專責警力,惟該編制屬臨時性任務編制,本會極力爭取法制化成為常設性警力。 |
1999 |
宣導活動 |
反盜版誓師大會 自1997年起,唱片業受盜版CD工廠、光碟燒錄機盛行、校園盜版充斥等影響,銷售額巨量下滑,1999年9月1日舉辦「終結盜版、捍衛正版」誓師大會,將近50位歌手、17家IFPI所屬會員唱片公司、唱片製造業、及中盤唱片門市代表大會師,共同宣示討伐盜版的決心,並發起一連串的反盜版行動,向全國非法盜版業者正式宣戰。 |
1999 |
維權行動 |
加強反盜版工作 因應唱片盜版形態轉變及盜版案件激增,正版唱片產業銷售量下滑,IFPI 亞洲反盜錄專案小組(RET-Regional Enforcement team ) 於2000年~-2006年專責處理反盜錄取締執行及訴訟業務,同時本年度本會董監事另組反盜錄專案小組,由各唱片公司分工執行對外關係、宣傳、媒體合作,經費籌措、人力調配等以加強反盜錄執行及宣導。 |
1999 |
行政作業 |
出版法廢止 出版法已正式廢止,但仍保留新聞局出版處並另行訂定出版品獎勵與輔導辦法。 |
1998 |
行政作業 |
成立AMCO 協助籌組社團法人中華音樂視聽著作仲介協會 (AMCO -The Audiovisual Music Copyright Owner Association), 受視聽著作權人(唱片公司)之授權,管理其著作之公開播送及公開上映使用權以及使用權利金收取事宜. AMCO 已於2000年12月依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條例併入ARCO. |
1998 |
行政業務 |
外籍藝人限制入境 本會所屬唱片公司部分外籍藝人遭限制入境,影響其宣傳及演出工作。本會彙整各公司所提供外籍藝人在台工作項目,請主管機關新聞局給予明確規範。 |
1998 |
維權業務 |
暴力事件 本會三名工作人員於7月14日在台中執行取締勤務時遭盜版業者暴力圍毆,本會向 IFPI 亞洲總會及各相關單位陳報本案。台中地檢署已指派專案檢察官偵查本案,美國RIAA亦向台灣政府在美代表表達對此案之關切。 |
1997 |
行政作業 |
遷址 本會會址由南京東路遷址至台北市信義區東興路59號4樓 |
1996 |
產業交流 |
IFPI 台灣排行榜 1996年開辦 「IFPI 台灣排行榜」,由全國300多家唱片行直接提供市場銷量,每週公布Local Top 20、International Top 10、Single Top 10榜單,獲得海內外數百家媒體引用,成為唱片市場公信指標。但於1999年因盜版猖獗而停辦。 |
1996 |
產業交流 |
金/白金唱片認證 1996年訂定「IFPI台灣金唱片白金唱片認證標準」,2011年起亦將數位銷售納入認證範圍。 |
1993 |
產業交流 |
唱歌、唱曲、唱流行 為參加1993年IFPI 於北京召開之亞洲區年會,製作「唱歌、唱曲、唱流行」之視聽錄影帶,除了介紹IFPI 在台灣的運作成效,並對台灣近年國語流行音樂的發展做簡介。 |
1993 |
產業交流 |
IFPI全員熱力放送運動會 1993年、1994年、1995年連續三年舉辦三屆「IFPI全員熱力放送運動會」,每年皆有近百位偶像歌手們共襄盛舉,為了「打造健康快樂的明天」宗旨,換下平日的華服,以運動服登場,展現另一番風采。 |
1993 |
維權行動 |
推行SID CODE SID CODE「來源識別碼」,是一組IFPI與飛利浦公司共同合作研發,為確保光碟製作安全、便於了解光碟製作廠的辨識號碼。本會自1993推行SID CODE(來源識別碼Source Identification Code),並與各家CD工廠簽定審核合約,協助版權保護。 |
1993 |
維權行動 |
協助海關平行進口審查作業 為避免盜版品及侵權產品進口, 自1993年起至2000年止,本會協助海關審查「平行進口」產品工作。 |
1993 |
行政作業 |
ISRC 推廣執行 國際標準錄音錄影資料代碼 (International Standard Recording Code),簡稱ISRC,係聯合國「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簡稱ISO)於西元1986年所制定的一套國際性編碼系統 (ISO 3901)。作為辨識唱片等錄音資料及影碟片等音樂性資料的一種國際標準,可協助上述有聲產品資訊的交換、傳播及管理。 本會自1993年引進並執行,1997年轉由國家圖書館 國際標準書號中心(ISRC管理中心) 繼續執行及管理 (http://isrc.ncl.edu.tw/history.aspx ) |
1992 |
宣導活動 |
321打擊盜錄請願遊行 本會自成立以來致力於國內反仿冒之推廣執行,然盜版案件仍多以易科罰金了事,無法達到嚇阻作用,甚至秘書長李瑞斌先生於1990年因取締盜版而被砍傷,顯示不法之徒氣燄囂張並向公權力挑戰。 為喚起群眾意識,本會在1992年舉辦「 321打擊盜錄請願遊行」活動,歌手及唱片業者約五、六百人走向街頭,並向司法院、立法院遞請願書,希望政府部門能真正重視盜版的嚴重性。 |
1991 |
產業交流 |
唱片大展 舉辦「慶祝建國八十年有聲出版業唱片大展」,並強力宣導維護智財權觀念。 |
1991 |
維權行動 |
加強光碟管理 1991年與七家光碟工廠訂立自律公約,由台灣IFPI(RIT)協助新聞局、海關審核出口光碟訂單。 |
1991 |
行政作業 |
遷址 本會會址由原濟南路簽址至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四段95號3樓 |
1990 |
維權行動 |
500 正義出擊 為加強宣導及執行反盜錄業務,展開「500正義出擊」反仿冒專案,公開刊登檢舉廣告,提供破案獎金給破獲工廠、倉庫或中盤之檢舉者。 |
1990 |
宣導活動 |
天天唱的歌 為宣導著作權意識及籌募反盜錄基金,發行選輯卡帶「站在我這邊」II~「天天唱的歌」,仍由各公司依該年度最暢銷歌曲選擇一首捐給本會發行。 |
1989 |
行政作業 |
成立ARCO 協助籌組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錄音著作權人協會 (ARCO-The Association of Recording Copyright Owners of ROC)。ARCO 受錄音著作權人(唱片公司)之授權,管理其著作之公開播送權及使用權利金收取事宜。ARCO 會員多為IFPI所屬唱片公司。 |
1989 |
行政作業 |
站在我這邊 為宣導反盜錄觀念,本會發行選輯卡帶「站在我這邊」,由各公司依該年度最暢銷歌曲選擇一首捐給本會發行。 |
1988 |
維權行動 |
強力清除侵權B版 1988年強力協調並說服當年未取得國外授權的20多家西洋B版公司停止發行侵權西洋歌曲產品,建立正版唱片的市場秩序。 |
1987 |
宣導活動 |
第一種聲音演唱會 1987年舉辦「第一種聲音-中華民國反盜錄演唱會」,11家唱片公司、50餘位歌星共襄盛舉的反盜錄演唱會,活動當日並於中華體育館前當場壓毀十萬卷盜版、仿冒錄音帶。 |
1986 |
行政作業 |
成立 IFPI Taiwan 民國1986年5月5日,為保護有聲出版品之權利並展開提升唱片產業之工作,國內11家唱片公司成立了「財團法人國際唱片業交流基金會 (IFPI Members Foundation in Taiwan) 」籌備處,並成為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在台分會,同年7月1日,經由行政院新聞局核准,並在台北地方法院完成法人登記,正式宣告成立。 |